设计之路的深耕者:范曦浍与她的工作室哲学
搜狐焦点设计武汉站 2025-11-20 11:17:00
在武汉设计界,范曦浍已经走过了不短的年头。从龙发装饰的历练,到与同事合伙探索,再到完全独立经营自己的设计工作室,她在这条路上已行走了五六年时光。这段旅程,不仅是职业身份的转变,更是一场关于设计理念与职业规划的深刻修行。
“导演”的修养:好空间是好看与好用的统一
范曦浍认为,一名优秀的设计师,正如一位出色的电影导演。“一部好电影,绝不仅仅是画面优美。如果故事情节讲的不好,苍白、逻辑混乱,再美的镜头也是空洞的。设计亦然。好看只是及格线,好用才是设计的灵魂”。她觉得好的设计师也像一名好导演一样,在住宅设计上,她践行着“好房子,不仅仅是好看,更要好用”的理念。“一个家,颜值是它的‘画面美学’,而居住其中的人的生活习惯、家庭成员间的互动、未来多年的成长预期,就是它的‘故事线’。”她说,“我的工作,就是为业主导演一出在未来数十年间持续上演的幸福生活剧。光有华美的布景(造型)不行,必须有流畅的剧本(动线)和深刻的角色塑造(个性化空间)。除了私宅项目,在商业项目中,她也非常注重商业空间的商业逻辑,而不是仅仅考虑美观,将这一理念则升华为“商业在前,设计在后”。“商业空间的‘故事性’,就是它的盈利模式与品牌内核。设计要为这个商业故事服务。一个只能‘打卡’却无法高效运营的餐厅,就像一个剧情漏洞百出的电影,无法长久留住观众(顾客)。
职业十字路口的抉择
谈及工作室与传统装企的区别,范曦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者的“底层逻辑”差异。传统装企的底层逻辑是销售与流水线化生产。”她分析道,“它通过大规模的营销获取流量,将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促进签单的手段,追求的是标准化下的规模效应。这就决定了它的主力军必须是能承受高强度、快节奏的年轻设计师。”这直接回答了“为何装企难见大龄设计师”的行业之问。当设计师的年岁渐长,体能下降,若其价值无法从“量”的积累转化为“质”的飞跃,便会在业绩考核下面临职业困境。“而工作室的底层逻辑是品牌与定制化服务。”范曦浍说,“我们不过度依赖流量,而是深耕于口碑。我们提供的不是可复制的产品,而是独一无二的‘空间剧本’。在这里,经验、审美、共情力与项目管理能力构成的综合实力,远比出图速度和谈单技巧重要。年龄,在这里反而成了沉淀的勋章。
“设计师的尽头是开工作室”,这句行业流行语在范曦浍看来别有深意。“设计师大多是个性鲜明的一群人,独立出来是希望在擅长的领域深入发展,更自由地将想法落地。”她温和的语气中透着坚定。工作室与传统装企的区别,范曦浍认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逻辑。传统装企的老板多从商业角度出发,以盈利和业绩为导向;而工作室创始人往往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,对行业怀有热爱,希望在设计上追求更高境界。比如她自己本身也是学美术出身,从小就热爱画画,对艺术的热爱使得她更希望把更好的设计产品带给千家万户,而不是做一个追求业绩的流水线设计师,“我们需要在设计与商业回报间寻找平衡点。”范曦浍坦言,光有热爱不够,生存与发展同样重要,但设计在工作室的比重确实更高。虽然设计费看起来好像比装企要高,其实有品质的业主你换算下来确实更有性价比,因为设计师的真实价值也应该体现在时间上,一个项目的完工,工作室的设计师在一个项目上花的时间,往往是装饰公司设计师没有办法比拟的,毕竟有业绩的压力在那里驱使他要不停的接新项目。
设计理念的差异化深耕
范曦浍的工作室目前专注于两大板块:高端住宅(大平层与别墅)和商业空间。近两年,其商业项目的比例有所增加,但她对两者有着清晰的区分。在商业设计上,她提出了“商业全案”的概念。“商业设计一定是商业在前,设计在后。”范曦浍强调,与客户前期讨论的核心是如何帮助项目盈利,设计只是实现商业目标的工具。她见过太多只注重美观却忽视商业逻辑的设计,对业主来说反而成了负担。而在住宅设计领域,范曦浍拒绝被风格定义。“风格是基础,但不是全部。”学美术出身的她更善于将不同风格按比例糅合,打造出契合客户个性的空间。对于改善型住宅的业主,她更关注未来5-10年的生活状态,通过细节营造让每个家庭成员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点。
转介绍背后的信任经济学
令人惊讶的是,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,范曦浍的工作室几乎全靠客户转介绍运营。谈及此,她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。“昨天我去见一个客户,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。”当时,一位先生找到范曦浍设计大平层,但他的太太初见时颇为不满:“怎么是个女设计师?”面对客户的不信任,范曦浍选择先倾听,不急于辩解。她通过专业分析客户的生活需求,一步步将设计理念融入生活规划中,最终赢得了客户的完全信任。结果令人惊喜:这位客户不仅将自己的新别墅和商业项目交给范曦浍,还一次性介绍了五位朋友。“朋友归朋友,事情归事情。我们能给出专业解决方案,客户在朋友圈里也有面子,这种信任关系自然会产生裂变。”
女性设计师的柔韧之道,小众赛道的生存智慧
作为行业中的女性创业者,范曦浍对性别差异有着独到见解。“面对冲突时,女性更倾向于先倾听,而不是立即对抗。有时候‘以静制动’反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。她认为,女性在软装、色彩和细节把握上具有天然优势,而设计本质上关乎美学,这些特质让女性设计师在行业内独具魅力。
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,范曦浍显得从容淡定。“我们一直走的是相对小众、专业的赛道,影响不大。”她的工作室团队始终保持精简,固定成员只有五六人,总规模不超过十人。对于团队建设,她有着开放的心态。“我们希望助理是个‘会玩’的人。”在范曦浍看来,设计师需要广泛涉猎,年轻团队成员带来的新思想也值得学习,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。她本人就是个爱玩的设计师,喜欢旅游,认为困守一隅做不出好设计。谈及未来,范曦浍没有盲目扩张的计划。“不求量大,但求质精。”她希望在每个项目中不断深化细节,无论是在商业全案的全面性上,还是在住宅设计的细腻度上。
从装企设计师到工作室创始人,范曦浍用五六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华丽的职业蜕变。在她的故事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设计师的成长历程,更是一种在专业与商业、理想与现实间游刃有余的生活智慧。
泛中汇设计公司创始人范曦浍,2006年至今,从事高端住宅、商业空间、公共空间等设计及咨询工作。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、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汇客厅主理人、湖北省室内设计行业协会理事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中心理事、2023年亚太(住宅空间)十大明星设计师。
【后记】
“发现荆楚装饰与设计力量”大型报道活动由湖北省室内设计行业协会、楚天都市报、极目新闻、搜狐焦点设计武汉站联合发起,由荆楚名企名师《师说》报道组执行。是面向装企老总、设计人物的专访宣传报道活动,为业界和社会创造了聆听行业大咖们“设计观、经营道”的行业发展思想平台。
针对装饰与设计行业所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度探讨与剖析,在前浪、中浪、后浪的代表性人物中以精彩炙热的观点,围绕“好房子好装修”、“好房子好设计”建设的贡献,最终呈现出一篇篇有深度、有温度、有影响力的报道,引起各界同频共振,共同推动行业向好向上发展,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彰显行业力量。
出品 | 荆楚名企名师《师说》报道组
策划 | 何平 专访 | 黄骏 编辑 | 雨露阳